乳腺结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乳腺原发淋巴瘤1例,附诊断分析思路及专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一、患者信息及影像

患者:女性,27岁。

主诉:左乳肿物5个月。

现病史:患者5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乳肿物,约“指甲盖”大小,偶伴疼痛,局部皮肤无红肿及破溃,因处于孕期第24周,未行治疗。5个月来发现肿物明显增大,至“拳头”大小。患者病来无发热,饮食睡眠可,二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

实验室检查:专科检查:左乳头回缩,于左乳外上象限1-3点方向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10*8*5cm,质硬、界不清,与部分皮肤粘连,皮肤酒窝征阴性。乳房皮肤无红肿及皮温改变,对此乳房未触及确切肿物。左腋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大小约5*4cm,质硬,界部分清,活动度差,对侧腋窝及双侧锁骨上、下为触及肿大淋巴结。

超声:乳腺三维彩超:双侧乳腺符合哺乳期腺体改变。左乳腺外上象限为主见低回声,范围约:9.42×4.70×8.00cm,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其内回声不均匀,高低相间,血流丰富,测及动脉频谱。局部皮肤层、脂肪层呈水肿样改变。左腋窝可见多个淋巴结回声,大者约5.51×4.01cm,呈类圆形低回声。左锁骨下窝Ⅰ、Ⅱ水平均可见数个淋巴结回声,大者位于Ⅰ水平,大小约2.79×1.87cm。

CT/MRI扫描:乳腺MR检查:MR检查设备为西门子公司MagntomVerio3.0T磁共振设备,乳腺专用线圈。患者采取俯卧位,使双乳自然垂于线圈洞穴的中央。平扫层厚4mm,层间隔1.5mm,FOV30×30cm,快速自旋回波T1WI和STIR序列,DWI序列,动态增强扫描采用3D-FLASH抑脂T1WI序列。

二、病例问答挑战

问题1:该病例在MG基础上,下列哪项检查和技术更能提供定位、定性信息?(单选)

A乳腺MTI平扫检查

B乳腺CT平扫

C乳腺CT平扫+增强

D乳腺MRI平扫+增强

答案分割线

问题一解读

答案:D

ADC值=0.

该病例在MRI图像上病变位于左乳外上象限,为长T1、略长T2团块影,呈分叶状,边界清晰,其内可见多发小坏死灶,最大层面病变大小为6.7*6.1*7.2cm(左右*前后*上下),与邻近皮肤分界不清。DWI示病灶不均匀弥散明显受限,ADC值约为0.×10-3mm2/s,增强扫描病灶可见明显强化,时间信号曲线为平台型。左乳皮肤弥漫增厚,脂肪层内间质结构粗大。左腋下可见多发增大淋巴结。故从提供病灶内血供程度、ADC值及、病变形态及腋下淋巴结增大等信息来说,还是C项为最佳答案,有助于该病变的定位与定性诊断。

问题2:根据以上临床资料与影像表现特点,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为下列哪一项?(单选)

A乳腺纤维腺瘤

B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C乳腺原发淋巴瘤

D乳腺髓样癌

答案分割线

问题二解读

答案:C

左乳肿物及左腋窝淋巴结穿刺活检镜下所见/p>

左乳肿块:肿瘤细胞呈弥漫片状密集排列,细胞核大深染

左腋下淋巴结:组织内可见肿瘤细胞巢

免疫组化:ER(-)PR(-)C-erB-2(0)P53(+))E-cadherin(-)Ki-67(+75%)CD34(血管+)CK(-)CD3(散在+)CD20(+)Pax-5(+)Bcl-2(+)CD10(-)Bcl-6(+)MUM1(+)CD99(-)Vimentin(-)MP0(-)CD68(+)

三、诊断分析思路

1本病例影像学表现提示的诊断线索

X线摄影:病变位于左乳外上象限,边缘呈分叶状,部分边缘显示模糊是由于腺体遮盖所致,而并非边界模糊。因淋巴回流障碍左乳皮肤呈弥漫性增厚。MRI图像上为长T1、略长T2团块影,呈分叶状,边界清晰,其内可见多发小坏死灶,最大层面病变大小为6.7*6.1*7.2cm(左右*前后*上下),与邻近皮肤分界不清。DWI示病灶不均匀弥散明显受限呈高信号改变,ADC值约为0.×10-3mm2/s,增强扫描病灶可见明显强化,时间信号曲线为平台型。左乳皮肤弥漫增厚,脂肪层内间质结构粗大。两种检查均显示左腋下可见多发增大的淋巴结,考虑病变恶性可能大。

2本病例的读片思路

(1)发现病变与认证

本病例肿块较大,X线图像上部分边缘被腺体遮盖,MRI扫描比X线摄影提供了更多的诊断信息,病变的边界清晰、可见分叶,邻近皮肤分界不清。病变在T2WI图像上信号略高、病变内可见多发小坏死灶,DWI示病灶不均匀弥散受限高信号改变,弥散受限非常明显,ADC值低,约为0.×10-3mm2/s,并且增强扫描提供血流动力学显示血供丰富,时间信号曲线为平台型。以上MRI征象有助于判定病变的性质。

(2)定位、定性诊断

本病例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均可明确病变位于左乳外上象限。X线摄影因对病变内部结构无法观察,对病变的定性诊断尚存在一定困难。超声提示乳腺内形态不规则肿块伴丰富的血流,考虑实质性占位病变。MRI左乳肿块呈分叶状,T1为低信号,T2为略高信号,其内可见多发小坏死灶,DWI示病变扩散明显受限,ADC值显著降低。根据临床病史及影像资料的特点,本病例考虑乳腺原发淋巴瘤的可能大。

病例提供中国医院黎庶

专家点评

1诊断要点

本病例的特点为年轻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为乳腺肿物短期内迅速增大。X线摄影、超声、MRI检查均提示左乳内较大占位病变,特别是MRI图像上对定性诊断有较高诊断价值的表现为:T2为略高信号,其内可见多发小坏死灶,DWI示病变扩散明显受限,ADC值显著降低,ADC值约为0.×10-3mm2/s。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诊断乳腺原发淋巴瘤的依据比较充分。

2鉴别诊断

(1)浸润性导管癌

为最常见的乳腺恶性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不清。影像上多呈不规则星芒状、蟹足状肿块,周围可见毛刺。少数兼容性导管癌可表现为圆形或分叶状,边缘清晰或部分模糊,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或不规则环状强化,血流动力学多为流出型或平台型。DWI病变呈高信号,ADC值降低,但要高于原发性乳腺淋巴瘤。

(2)髓样癌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浸润性导管癌,其发病率较低,约占浸润性乳腺癌的5%~7%。临床上多发生于50岁以下的女性,常触及较大的肿块与周围分界清晰。MRI图像多呈圆形或分叶状,边界常清晰。T1呈低信号,T2多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早期病变边缘多明显强化,病变内部呈渐进性强化,血流动力学曲线以平台型和流出型为主。

(3)纤维腺瘤

为年轻女性最常见的乳腺病变,可单发或多发,多数腺瘤多小于2cm,少数病例病变可较大,需要与恶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腺瘤影像表现为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晰。MRI图像上T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信号表现的较多样化,低、中、高均可,增强可见强化,血流动力学曲线以流入型为主,其中可见无强化的分隔为纤维腺瘤的特征性表现。

点评专家:中国医院黎庶

参考文献:

1.李二妮,周纯武,李静.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9(5):-

2.董珉,沈文荣,郭震,等.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CT及MR表现.医学影像学杂志,,23(12):-

3.YangWT,LaneDL,Le-PertossHT,etal.Breastlymphoma:Imagingfindingof32tumorin27patients.Radiology,,(3):-

4.汪晓红,耿道颖,顾雅佳,等.乳腺恶性肿瘤的MRI表现及病理对照研究.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11(2):-/p>

快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