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结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对癌症患者来说,5年生存率代表什么5年不 [复制链接]

1#

杭州林女士,今年40岁,3年前公司组织员工体检,她不幸被查出乳腺癌。这一体检结果犹如晴天霹雳,让她久久无法回神。

林女士从来不曾想到,这种噩耗会在某天降临在自己身上,她深知癌症意味着什么:家财散尽、家庭破碎、生命消逝,可能花再多金钱,都是在做无用功。一时间,她悲从中来。

主治医生见此情景,劝慰她,无需在悲伤中度过余生,也不用担心“死神”时刻降临。理论上来讲,只要她谨遵医嘱,积极配合,做好癌症护理,并且坚持定期复查,5年生存率高达83%,有可能实现“临床治愈”。

听到“治愈”一词,林女士仿佛看到希望,立即振作起来,开始在主治医生指导下,着手安排抗癌方案,并且坚持规律生活,医院“报到”,进行复查。

3年时光转瞬即逝,林女士抗癌结果喜闻乐见,病情十分稳定。医生告诉她,只要能够平稳度过后续2年,基本能够达到临床治愈标准。

看到这,很多朋友或许会对“5年生存率”、“临床治愈”等词汇感到好奇,先在这里做个简单解释。

所谓5年生存率,主要从癌症特性脱胎而来。临床案例证实,癌症之所以被称为“疑难杂症”,就是因为它预留给医患救治时间较短,大概只有3~5年,生命就会变成灰白。

调查研究发现,多数癌症可以通过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观察以3年、5年为时间节点,80%以上癌细胞转移扩散、癌症复发现象都会在3年内发生;该阶段内,患者如果安然无恙,即可进入下一个流程——5年生存率:接下来2年中,患者如果仍然没出现转移、复发问题,完全可判定为临床治愈。

由此可见,5年生存率,是判定癌症治疗效果好坏标准,5年生存率百分比越高,越能证明安全性。比如部分癌症,如前列腺癌、乳腺癌、鼻咽癌等,5年生存率高达80%,预后效果肉眼可见变好,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生命不受死亡威胁。

5年生存率,对癌症患者来说,主要代表什么?

5年生存率,站在医生角度来讲,主要是判断癌症治疗效果好坏的某种方法。医生可根据该百分比高低,适当调整抗癌方案,提高患者存活几率。当然,医生也可以通过该数据,向患者明确表达其所患癌症治疗进度、治疗程度等。

站在患者角度讲,5年生存率是一种“希望”。部分患者得知自己罹患癌症,整个人便形同枯槁,总会消极面对治疗方案,等待“死神”降临。

这种态度会严重影响癌症治疗效果,如果医生告知患者5年生存率,或多或少会起到鼓励作用。就如前文林女士,能够直观意识到,自己所患癌症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方案,就有临床治愈希望。

正所谓,“活着就有希望”,癌症患者如果能树立抗癌信心,以积极情绪应对癌症治疗手段,能够起到事半功倍效果,有效延长生命。如果5年内,癌症不曾“作妖”,就算是临床治愈,日后生活中主要坚持规律作息,坚定不移执行抗癌方案,或能摆脱“死亡”威胁。

癌症5年不复发,就代表“痊愈”吗?

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偷换概念嫌疑,他们觉得5年内癌症不复发,等同于“痊愈”。实则不然,临床治愈不代表痊愈,患者不能完全做到高枕无忧。

癌症堪称医学界最棘手难题,主要原因在于,癌细胞善于“隐藏”,5年持续不断抗癌治疗,部分癌细胞会被消灭殆尽,但总有”漏网之鱼“,隐匿在身体某个角落,伺机而动,一旦机体出现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就会”反扑“,形成新发恶性肿瘤。

医学案例中,的确有少数患者临床治愈10年,二次复发癌症。这在警示大家,即使实现临床治愈,日常生活中也不能放松警惕,必须坚持防癌抗癌,预防转移、复发。

临床治愈后,癌症患者如何有效预防转移、复发问题?

1、定期复查

理论来讲,癌症患者必须每隔3~6个月,医院复查。临床治愈后,病情未出现恶化情况,可以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延长复查期限,以6~12个月为准;如果癌症情况依然稳定,或可更改为每年复检一次。只有通过定期复查,才能对原发病灶情况了如指掌,既能做到心中有数。

2、远离致癌因素

临床治疗以后,可以算得上“新生”。这就意味着,患者应该重新按照健康轨迹“活一回”,纠正以往非健康生活方式,远离致癌因素,比如通宵熬夜、抽烟酗酒、饮食不节制、久坐不动等,这是预防癌症二次复发最具性价比手段。

3、强化免疫力

机体具有整套免疫系统,白细胞功不可没,它们能够消灭有害细胞,癌细胞也不例外,恶性肿瘤无法凝聚成型,自然不会威胁健康。至于为何有人罹患癌症,主要就是免疫力下降,白细胞不足导致。患者临床治愈后,要着重强化免疫力,适当运动、补充营养是不错选择。

#健康迎新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