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竹叶石膏汤
杨某,女,23岁。急性乳腺炎手术后高热39℃,遍用各种抗菌素无效。兼见口腔粘膜层布满霉菌。
伴有心烦,呕吐不能食,二便自调,精神尚佳。脉数而无力,舌面因涂龙胆紫无法辨认。
术后耗气伤阴,虚热内扰阳明而胃气上逆。治当清热滋液,和胃扶虚。
生石膏30克,竹叶10克,麦冬20克,*参10克,半夏10克,粳米一撮,炙甘草10克。
前后共服八剂,热退身凉,呕止胃开而愈。(刘渡舟医案)
原文复习
《伤寒论》第条: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各家论述
《注解伤寒论》:辛甘发散而除热,竹叶、石膏、甘草之甘辛以发散余热;甘缓脾而益气,麦门冬、人参,粳米之甘以补不足;辛者,散也,气逆者,欲其散,半夏之辛,以散逆气。
《伤寒溯源集》:竹叶性寒而止烦热,石膏入阳明而清胃热,半夏蠲饮而止呕吐,人参补病后之虚,同麦冬而大添胃中之津液,又恐寒凉损胃,故用甘草和之,而又以粳米助其胃气也。
《古方选注》:竹叶石膏汤分走手足二经,而不悖于理者,以胃居中焦,分行津液于各脏,补胃泻肺,有补母泻子之义也。竹叶、石膏、麦冬泻肺之热,人参、半夏、炙草平胃之逆,复以粳米缓于中,使诸药得成清化之功,是亦白虎、越婢、麦冬三汤变方也。
《血证论》:方取竹叶、石膏、麦冬以清热,人参、甘草、粳米以生津。妙在半夏之降逆,俾热气随之而伏;妙在生姜之升散,俾津液随之而布,此二药在口渴者,本属忌药,而在此方中,则能止渴,非二药之功,乃善用二药之功也。
照片拍摄于北京王府井乐高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