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琪妙麻麻琪妙麻麻IBCLC看到知乎上这个话题,不由自主去翻看了下QQ说说,边看边流眼泪,真的太难了,总算熬过来了!
9月1号开学,两个神兽送到学校,老母亲泪流满面啊!一大早送完孩子就开始约人逛吃逛喝,太自在啦!
养娃5年,二胎3年,作为一个在上海打拼第十年的新上海人,和老公两个人,在只有奶奶帮忙带娃的情况下,不依靠老人,自己买房买车养两娃,说不辛苦是假的!崩溃的瞬间多了去了,但是每一次崩溃后都能擦擦眼泪,重新站起来,这大概就是人生本来的样子吧!仅以此文,记录过去的养娃历程!
第一胎的崩溃:
年7月份,我们的宝贝琪琪诞生了,这个宝宝对于我们来说是意外之喜,我和老宋相识4年,结婚的第二年就迎来了第一个宝宝!说不紧张是假的,但是更多的还是欣喜和希望!我原本在SICU工作,怀孕之后就病假在家养胎,在家当然也没有闲着,各种育儿书籍看着,医院布置的科研任务也有条不紊的安排着。甚至我在孕5医院上了2个月的班,挣点生活费。
第一次分娩选择了医院,本来是想享受无痛+家属陪产服务的,结果都没享受到,倒是经历了3天2夜的宫缩痛,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宝宝(下次有空八八我的产经)。分娩时感觉再也不要生了,实在是太痛了。但是抱着软乎乎的小宝宝,一下子痛似乎就消退了,生产产生的催产素和泌乳素一下子就让我对宝宝产生了浓浓的爱意和链接。
但是其实我也很蒙圈的,宝宝这么小,我不敢抱呀!她呼吸的声音怎么那么轻呀?会不会半夜发生呼吸暂停呀?我的乳汁够吗?女宝宝大便了,怎么才能擦干净又不弄疼她呢?
脑子里全是问题,还好住院医院二十二病区的陈嘉莹老师,她是我的责任护士,她真的很耐心,宝宝回来之后她就立即教我怎么母乳喂养,态度很好,而且很专业。我们非常有缘,后来我去培训产科适任证的时候,她还是我的带教老师,在这里,我也要慎重的对她说一声谢谢,谢谢她在我产后初期给我的支持和信心!
因为觉得她很可信,所以我很珍惜她每次到我床边来的时间,我会抓紧提出问题,然后她都能给我很好的回答!这些对于一个新手妈妈来说,真的真的非常重要!等到后面我自己做产科护士的时候,也是这样很耐心的教产妇,也收到很多妈妈们的表白,这种爱的传递真的非常让人感动!
顺产给我带来的好处就是我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还记得7月25号,在我把爸爸骂了一顿之后,他终于知道从家里过来的路上给我买我喜欢吃的桃子和葡萄,而不是屁颠颠的盯着宝宝看了。(早期的爸爸们真的很需要调教,这个时候的妈妈们,有什么就直接说出来,爸爸们也沉浸在,哈哈,我是爸爸了!的狂喜中,他们真的不知道怎么照顾产妇。)我坐在床边的椅子上,看着同屋的其余几个剖宫产的妈妈痛苦呻吟,而我没事人一样自己上厕所,吃东西,真的真的非常感激自己当时坚持顺产的决心!而由于我选择了顺产,所以我的母乳喂养之路也开展的较其他人顺利许多!
等到出院的时候,我已经会用好几种姿势喂养宝宝,宝宝第一口奶是母乳,住院期间也是纯母乳喂养,虽然产后虚弱,而且因为4人间人比较多所以休息不好,但是新生生命带来的欣喜还是我的主要感受。
谁能想到,回家之后的第一个月,我会出乎意料的煎熬,并且在产后十天就经历了乳腺炎,每周一次高烧的困扰。
琪琪是个高需求宝宝,而且月子里面睡眠规律还没有建立起来,日夜颠倒的厉害,而且每天半夜总是哭闹不安,后来等我学习后才知道她那时候可能是出现了肠胀气的情况,可是新手妈妈不懂,怎么安抚也不行,喂奶也不行,为了不影响老公的工作,我经常半夜抱着宝宝坐在阳台的瑜伽球上,一边哄着,一边看着天从黑沉沉的到透出鱼肚白。
更糟糕的是婆婆从产前20天左右刚刚开始到上海来决定帮我们带娃,家里房子就60平米,她总觉得局促不安,而且很多生活习惯都不一样。产前没宝宝还可以,产后初期老宋经常出差在外,和婆婆开始共处一室,有诸多的矛盾。上午宝宝睡好想自己补个觉,她老人家急着晒衣服,早上八九点就冲过来把窗帘拉开,说这么晚了还在睡懒觉。完全没有意识到,晚上的我是几乎一夜未眠。
我经常会和她产生冲突,不仅是在睡觉的问题上。还有比如说她的卫生习惯问题:宝宝洗脸跟洗屁股的帕子不分开;洗碗的手不会用洗手液洗干净,直接给宝宝洗脸,导致小毛巾上一股洗碗水的味道;宝宝落地醒的时候,我执着于哄睡接觉。她却说宝宝睡够了,困了自然会继续睡!听到宝宝的哭声,我立马会冲过去,而她还会继续做家务,而不是把宝宝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更过分的是,我产后五十天,她就说家里有事,其实是因为和我有些冲突,也没住惯大城市,很思念老家(婆婆家里共有7个其他孩子,都是她带大的),然后就匆匆忙忙回了老家,放我一个新手妈妈手忙脚乱自己做饭,自己照顾新生儿。那个崩溃真的难以想象!
虽然自己孕期已经学习了大量的育儿知识,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但是产后10天突如其来的乳腺炎,还是打我个措手不及。之后的一个月中每个礼拜都要发烧,和乳腺炎艰难的做斗争。等到月子过完,刚刚从乳腺炎的阴影中走出来,刚刚有点摸顺育儿规律,她就给我撂摊子,给我点颜色看看!果然,接下来的生活非常的丰富多彩!
她刚刚走的第一个礼拜,我几乎没有正常吃过饭,都是家里有什么吃什么,没有正紧做过饭。有一天中午快1点了,宝宝吃好奶安静的玩儿,我就把她放在车子上,打算炒个蔬菜。边洗菜边逗她,但是菜下油锅撕拉的一声,仍然把宝宝吓得够呛,她大哭不已,我怎么哄都没有用,抱着她也大哭起来。这个时候真的很怨,怨丈夫,也怨婆婆,还怨自己的父母。别人生孩子都是一堆人围着伺候,我生个孩子简直回到了原始社会!我到底是不是我妈亲生的?为什么没人来照顾自己?对生活产生了非常重的怀疑,也对自己的存在价值产生质疑!
感谢那是足够坚强的自己,一点点儿慢慢理顺生活。也谢谢老公给的支持和理解。我们沟通了下生活问题,一起去买了个电炖锅,他总是上班之前买好菜,简单的肉菜先炖上,等到中午我饿了就随时能吃上,想吃什么蔬菜扔进去,边吃边等就好了。那时候每天电炖锅从早炖到晚,肉香菜香飘满屋,饿了就吃,吃好喂奶,哄睡,陪玩,下午去小区逛逛,顺便等爸爸回来!慢慢的,日子过的比婆婆在的时候还自在!
后面婆婆回来之后,我的各项技能练习的比她溜多了!娃就喜欢我,我边洗澡边和她玩,怎么折腾也不哭。而奶奶一碰,她就哭起来了,所以后面宝宝的主要照料者就变成我了。奶奶也乐得轻松,而我和琪琪也在一次次的互动和沟通中链接越来越紧密,母女关系越来越好!上班后的日子很简单,上班,下班回来喂奶,哄睡,上各种网站学习育儿知识,学习母乳喂养知识。也是那时候,我第一次付费参加外面的父母课堂。
我还记得是在活动行上看到母乳喂养大本营的一节课《准备充分去上班》,块一节课,1个小时,全国各地很多个点,我选择了离我最近的懿英教育,也因此遇到了美丽善良的兔妈。
本来是去学习背奶的知识,为上班做准备的。但是课程上收获的不仅仅是背奶,还有手挤奶的方法,最重要的还是兔妈当时给我上的一堂课。虽然当时有老公在场,但是在提问环节我还是毫不犹豫的表达了自己和婆婆相处之间的一些问题,以及对婆婆的不满。提到的一些细节,我认为奶奶的育儿理念非常不对头,非常的困扰我!感谢兔妈的倾听和理解,她点头表示接受我的想法,没有直接否定我,而是用一个例子来告诉我应该怎么做。
兔妈举例说儿子小时候,有一天宝宝回去拉的便便是黑色的,作为新手妈妈的她非常紧张,一直追问之下,才知道外婆中午没顾上做饭,中午只吃了奥利奥饼干,宝宝一直争着要吃,也就给了他吃了一点点,所以大便才是黑色的。因为知道女儿的脾气,所以不敢告诉她。从担心宝宝的大便问题到很生气妈妈的育儿方法,再到心疼自己的妈妈,百转千回之间,兔妈开始反省自己之前是不是过于苛责了。其实老人也挺不容易的,我们想让她们帮忙,有时候就得留点弹性,不然的话,大家都很累。
兔妈就问我说奶奶那样做,你觉得不对,但是你觉得奶奶的初衷是好的还是坏的?这一句话彻底的问倒了我,对啊,即使奶奶的育儿观念跟我不一样,但是她已经做到她能力范围之内的最好了。
让老人带孩子,本来就要舍弃一些东西,不然怎么相处呢?毕竟婆婆不是花钱找来的月嫂,有些事情真的是要靠沟通,又想上班赚钱,又想自己的婆婆全能了解育儿知识,不可能的!自己可以妥协就让婆婆带,自己选择了,就没必要抱怨,只会自怨自艾引发矛盾,婆媳不好相处,老公在中间也为难。不能妥协那就不要让婆婆带,毕竟人家也没义务帮忙带孩子啊。
醍醐灌顶般的,在妥协和自己的坚持中,往后的生活一点点儿理顺,娃慢慢长大,最初的崩溃过后自己更多的参与育儿,更得心应手的应对育儿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再加上自己护理专业出身的,所以对于新生儿的一些疾病用药等等都能够学习的比较快。
在这一年里,我的家庭地位得到不断的巩固,家里形成了以我为主的带娃方式。我上班背奶,奶量吃多吃少我不再纠结,下班之后就全部亲喂,搞睡娃之后摸进厨房,给娃做辅食;休息的时候看书学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