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3月24日讯(首席记者丛黎通讯员李春燕)医院大楼之外的发热门诊是个特殊存在。作为疫情的前方哨点关口,儿科发热门诊+成人发热门诊+护理团队三方聚力,共同面对繁忙与风险,一起抗疫坚守。
(来源:医院)
只有5位医务人员的儿科发热门诊每天门诊量多人次,24小时不停;直面重点人群的成人发热门诊,每接诊一位病例就得换一次防护服,一天下来穿脱十几次;25个护士姑娘撑起了发热门诊的护理“半边天”,从预检分诊到检查再到取药治疗等事无巨细,甚至连消杀都得自己亲自做才放心。
加班是常态、面对风险是常态、坚守抗疫更是常态。真正走进发热门诊,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后你会真切发现,我们的这份健康稳定是因为有人在用生命战斗守护。
儿科发热门诊5位儿科医生每天接诊人次
每天人次的接诊量,这个数字在儿科发热门诊已经持续了若干天,门诊负责人王广军说了四个字:“很忙很忙”。
据了解,疫情突袭青岛,根据病情要求,凡出现咳嗽、咽痛、流涕等症状的都需要到发热门诊就诊;再加上特殊时期,孩子一旦生病家长就会特别紧张,诸多因素让门诊量迅速抬升。
该院门诊实行三级预检分诊,儿科发热门诊也要执行严格的就诊流程,儿科医生在正式问诊前要先通过询问多个问题排查新冠风险,“是不是中高风险区来的”“身边人有没有人最近去过中高风险区”“最近去过哪”“家属行程怎么样”……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患儿的情况进行相对处理。“疫情问诊非常重要,这方面压力也很大,生怕错过任何信息造成不可挽回的纰漏!”王广军坦言,疫情防控就像一根紧箍咒,紧紧卡在每个人头上,没有一丝松懈。
儿童看诊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病症,儿科医生需要靠多问、详细检查,结合经验得出结论。“既要把病人看好,还不能耽误太多时间,更重要的是不能漏问漏诊。”这些要求对于病号多、任务重、工作繁琐的儿科发热门诊来说,是挑战,但他说:“必须得这样,我们需要把工作做好。”
目前,儿科发热门诊总共有5位儿科医生,他们都已为人父母,最小的孩子只有3岁。但来到发热门诊,面对此次疫情,他们的身份只有一个——医生,不管加班到多晚或者不管什么时间有紧急情况,所有人随叫随到。没有抱怨、不怕劳累,唯盼疫情快点结束!
(来源:医院)
成人发热门诊直面重点人群每个患者都实现闭环管理
和儿科就诊不一样的是,虽然成人接诊没有沟通问题,但他们的病情复杂,比如乳腺炎、眼睛里进异物、胳膊脱臼等任何病情都可能会出现。
为进一步确保快速安全接诊,成人发热门诊又进一步划分成了普通门诊和重点人群门诊两部分。普通门诊接诊一般患者,在这里的接诊医生节奏比较快,每天都在马不停蹄。而隔离人员、密接、次密接以及来自封控区,管控区等有流行病学史的成人,无论是否有发热症状则统一到重点人群就诊,并且这些患者不能聚集,不能有交叉。这意味着,负责重点人群门诊的医生需要直面病毒风险。成人发热门诊负责人王少青介绍:“接诊重点人群时需要做到一人一服,看完一位重点人群患者,在接诊下一位重点人群患者时就得再换一套防护服。”穿脱防护服的流程很严苛,每进行一次都需要10—15分钟时间,最多的时候一天得穿脱十几次。但王少青强调,并不是所有重点人群都需要面诊,在这之前他们会先通过电话进行沟通,如果只是轻微发烧、嗓子疼等,又排除了新冠,就直接给出治疗建议,需要进一步面诊的才会进行下面的流程。重点人群的医疗是一项很“缠人”的工作,需要一直跟进,为不同的患者找相关科室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