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当了近10年的保险业务员,就职的是保险业排名靠前的大牌公司。
现实中很多人很反感卖保险的人,也很讨厌保险这个东西。
一、我妈干保险的缘起
十年前,我妈还是个做小生意的,行情越来越不好,钱越来越难赚。一个干了十几年保险的女士李导,动员我妈妈干保险。
这个女士确实厉害,因为卖保险赚了很多钱,给家里买了车,给儿子娶了媳妇,她老公都专门给她当司机跑业务。
我妈看她混的这样风生水起,再看看自己日渐干瘪的钱包。对着这份风不吹头、雨不打脸,平常可以穿的干干净净的工作,动心了。
她要干保险,我爸坚决不同意。当时我们孩子辈的都还小,没有说话的分量,更加劝不动我妈。
我妈是一意孤行的人,她偏要干,就算为了争一口气,证明给我爸看,她真能赚到钱,她也要干。
不管我爸威逼利诱、冷暴力,什么招都使了,我妈还是非常坚定的要干保险。
保险也不是你想干就能干,也有考核。有个入门的理论考核,必须及格才有资格成为业务员。
我妈考了好几回,每回都差几分到60分,总也考不过。
后来那个发展人李导出了个主意,让我当时正在上大学的姐姐帮我妈考试。果然,顺利拿到合格证。从此我妈就用我姐的名字做起了保险业务员,开始实现她的“雄心壮志”。
有时候上天为难你,也许是为你好,我妈当时不懂,也不想懂。
二、卖保险的妈妈疯狂的买保险
妈妈成为正式业务员之后,才知道钱不是那么好赚的,佣金再高也得有人买产品你才能拿工资。
保险公司对业务员都有考核标准,最基础的业务员也有业务指标。不管大小,每个月必须卖掉至少一份保险。
升到更高级别的主任、经理后,对业务的要求更高了。如果有哪个月没有业绩,级别会降低,直接影响工资的多少,差的不是一点。
这十年间,不知道我妈妈是如何撑下来的,在外面看尽别人的脸色。我们多次劝她不要干了,她从不理会,从不动摇。
只看着家里的保险单越堆越高。我们一家4口,每个人身上至少5份保险,。
有的保单是我妈听公司说这个保险好,马上修改条款,一些轻症不能再报销了。赶紧给家人买,一人一份。
大多数保单是我妈这个月业绩不达标,月底冲刺了,公司催着,发展人动员着,赶紧买一份凑数的。
我跟姐姐各自成家后,我们的伴侣、公婆都被要求买保险。我跟姐姐有了孩子,刚满月,妈妈就会要给他们买一份保险。现在家里小孩身上也2-3份保险。
如果我妈让我们交身份证买保险,我们没有照做。我妈会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保险的好处。如果我们还是不遵从她的意愿,她就会生气不再理你。
没有办法,我们只好交证投降,乖乖就范。
这些年,我爸妈因为干保险、买保险这些事,不知道吵了多少回,生了多少气、冷战了多少回。原本并不亲厚的感情,越来越冷淡。
我和姐姐的小家也是普通家庭,每年要交大几万的保险费。本不富裕的家庭也是负重前行,颇感吃力。每年到交保险费时,若手头紧张,心中难免不悦。
说实话,这些年我很讨厌保险。虽然知道保险却有好处,我依旧不喜欢它。
我妈能通过卖保险赚多少钱且不说,就这不和谐的家庭氛围,让人窒息。对保险这个罪魁祸首,我实在烦的很。
更何况,这些年,我妈说自己一个月能赚多少多少,实际上最终还是进了保险公司的口袋。因为她又拿赚来的工资继续买保险了。
当年那个发展我妈妈李导依然风水水起,赚的盆满钵满。
她能成功,一方面是她比我妈早干了10几年,类似直销模式,下面形成了强大的队伍帮她赚钱。更一方面,她这个人比较恨,对利益追逐多过良心。
三、妈妈确诊乳腺癌之后,我对保险另眼相看
今年6月份,妈妈去社区做两癌筛查,医生医院再看看。钼靶的结果提示乳腺有肿块,可能需要手术。
知道这个消息,我赶紧奔回家里安慰妈妈,一个小手术不要担心。用钱什么的,我和姐姐出,让她放心住院。
我妈这个人还是很心疼钱的,以前她从电动车上摔下来,脚都肿得发亮,医院,自己在家硬抗自己好了。她感冒,都自己扛着不吃药,美其名曰锻炼免疫力。长大了我才懂得,她其实也在省钱。
所以知道妈妈有乳腺肿块后,我怕她再次疼钱耽误了治疗。我赶紧劝她,不要疼钱,有我们呢。
医院门诊,主任医师建议可以做个穿刺,先看下良性恶性的。我妈坚决不愿意做穿刺,就要住院检查。
我有些纳闷,后来妈妈告诉我,她有保险,不怕花钱,但是报销必须得住院治疗,门诊检查没法报销,所以她一定要住院。
住院后,医生要求手术。我一想手术不得大几万。我给她转钱,她不愿意要。说她申请了保险垫付,医保报销外的钱可以商业保险报销,如果数额非常大,可以申请提前垫付,不要家里的钱。
就从我妈能积极就医这点,我着实感谢保险。能让老人没有后顾之忧虑的愿意接受治疗。
到医院之后,跟病友间交谈。有一位乳腺癌中期的长发女士,已经做了化疗4次,每次一万多,化疗费用不能报销。这个女士说,她以前也有商业保险,因为丈夫疫情期间闲来无事,觉得这些保险多年来没有派上用场,便退保了。
我妈很是庆幸,自己买了这么多商业保险,如果要化疗也没有后顾之忧。
四、我妈买的保险哪些有用?
其实凡事存在即合理,保险的存在有它的道理,也有它的好处。车险因为强制购买,大家都已经接受。寿险、重疾险接受度目前远不如车险。
保险的雏形最初来自国外的海上保险,靠海为生的人,一旦遇上海上的大风暴,往往是船毁人亡。留下孤儿寡母,生活难以为继。
于是大家商量一计,出海的人出发前各自拿出一部分钱,万一有人遇难没有回来,这笔基金就留做遇难者家属,勉强维持生活。
这种风险共担、损失共摊的形式,就是保险最先开始的雏形。
我妈这次确诊乳腺癌,能够用到的是两种保险。
一种是存钱型的保重大疾病的重疾险,就是你交的钱多少年后本金如数奉还,但是一般只有遇到癌症、脑梗等危险系数比较大的疾病才能报销,有报销疾病的限制目录。每年要缴纳固定的保险费,赔偿的保额跟你投入的金钱成正比,交的高赔付也高。
一种是消费型的医疗险,交一年钱管一年,以后也拿不到本金。好处是只要住院就能报销,不管大病小病,可以申请提前垫付。报销所得也相对较高,甚至可以达百万,所以它的名字也叫百万医疗。
以前我妈特别喜欢买存钱型的,觉得这是变相存钱,万一生病了还能赔付。保险公司哪会干赔本的买卖呢?你10年前的1万块钱和现在的1万块钱能相比吗?可惜我妈就是看不透这个理。
这种消费型的,虽说每年交的钱以后再也回不来了。但是保额高呀,一年交不到一千块钱,可以获得百万的医疗保障,万一真遇到用钱的大事,这种才能派上用场。存钱型的,一年交个四、五千,保额可能只有十万、八万。
这次妈妈确诊乳腺癌后,实际赔付的钱有限,虽然她买的保险份数多,但保额有限,加上她的乳腺癌是轻症,有几份保险不能赔付。
我们宁愿她是轻症,赔付的少或者不能赔付。
消费型的百万医疗倒是用处很大,住院前7天和后30天的一切费用,都能报销,不论门诊和住院。
其中出院后的一个基因检测要九千多,我妈觉得不是住院的不能报销,心疼这钱不想做,后来咨询公司才知道在这时效期间的不管门诊和住院都可以,所以她才放心做了。
保险还是很有必要给老年人储备一份的,至少在心理上给老人安慰,有保险报销,您放心看病。
很多时候,你愿意无条件拿钱,父母也心疼你的钱,不愿意配合治疗。
这个时候,花保险的钱能大大让他们安心。
保险少了不行,买的太多经济负担重,可以量力而行,但不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