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刘女士是一名会计,工作需求每天久坐不动,尤其到了年底,需要申报表、申报审批、记账对账,通宵达旦饮食不规律。近段时间,她总感觉自己身体不适,腹痛,腹胀腹泻,本以为是吃坏肚子,服药后得不到一丝缓解,去医院检查,不幸确诊肠癌,并且报告反映到达中晚期。
她非常无奈且难以理解,自己只不过是普通的拉肚子,怎么还和肠癌扯上关系?而且还是晚期,这下半辈子怎么过?
临床如刘女士一般的患者不在少数,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属于肠癌高发国家,死亡率常年居高不下,发病率仅次于肺癌与乳腺癌,而这些患者中,2/3确诊后便是中晚期。
为啥肠癌一经发现便是晚期?
任何癌症都具有相对隐蔽性,肠癌也是如此。而肠癌患者确诊后到达中晚期,最主要原因是没能在初步阶段发现身体释放的异常信号。肠癌到来并非鸦雀无声,身体或多或少存在症状,只不过被人类忽视或是与其他疾病混淆,最终错过黄金治疗时期,增加后续治疗难度。
第一,放屁过于频繁
若是频繁放屁,同时屁臭,有可能是肠胃出现异常导致。患上肠癌上皮组织异常增生,直接影响体内食物残渣消化吸收分解,潴留肠道内,反复与益生菌等其他菌群发生反应,生成气体。
正常情况下,人体放屁数量保持在5~15个之间,若是频繁放屁,同时臭气熏天,需要提高警惕。放屁味道能反映出体内健康状况,此前没有进食高碳水,高油脂高蛋白食物,屁的味道很刺鼻,伴随腐烂海鲜腥臭味、化肥味、氨水味等等,需提高警惕或是肠道病变。
第二,排便状态异常
排便状态也反馈了肠内健康状况,一旦内膜组织受损,溃疡,糜烂,正常细胞病变,导致血液分泌物组织液与食物残渣混合形成粪便排出体外。此时,大便状态异常,多呈现为脓性血便、血丝便、柏油便、黑便。
若是能直观发现大便一侧出现凹陷,有可能是肿瘤在肠道内占据空间,对粪便进行挤压造成。若是大便便血同时颜色发黑,医院检查,切勿与痔疮混淆。痔疮位于直肠下端,便携多呈现鲜红色。
第三,排便习惯异常
通常排便习惯容易被忽略,但仔细观察,每个人都存在独属于自己的排便习惯。有人一天一次,一天两次;有人一周一次,一周两次。从健康角度学分析,无论一周排2~3次,还是每天排2~3次,只要有规律,没啥大问题。
但若是平时一周排两三次,最终演变为每天排两三次,过于不正常。肠道内肿瘤反复刺激粪便,促进肠蠕动导致排便习惯受损。临床表现为长期不排便、频繁排便、排不干净、排便后仍有便意,出现上述异常,早早就医进行有关筛查。
如何筛查肠癌?
针对普通人群来说,一旦发现大便异常,存在便血情况,医院进行直肠指检。直肠指诊又称为肛门指检,是医生在患者充分放松状态下,将手指插入患者肛门,采用手指触摸直肠下阶段是否存在肿块、包块及其他病变组织。
除此外还可通过肠镜检查,肠镜属肠癌“金标准”,将放置探头的软管通过肛门插入肠道,可有效观察直肠结肠等部位病变,出现息肉积极处理,从而更能准确反馈给主治医生,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状况。
肠癌的发生与以下几点因素有关:
环境影响:主要与饮食结构有关,长期摄入低纤维高脂肪,辛辣,刺激油腻重口味食物,容易加大患肠癌概率。
遗传影响:若父母或兄弟姐妹为结直肠癌患者,自身患结直肠癌,概率相当于普通人增加3~6倍之多。
息肉:大肠息肉属于肠癌病变组织,不积极处理,容易转化为结直肠癌。
炎性病变:常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属于肠癌发病高危险因素。
综合上述所言,一旦发现肠癌到达晚期,往往是患者错过了初期身体所出现的异常症状,很多小信号可能意味着大问题,因此尽可能养成定期体检习惯,早发现早治疗,精准对症。
对此,大家有什么不同看法?欢迎留言,感谢阅读。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