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
住院免费接出院免费送
外科张俊玲李锴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更多精彩内容↑↑↑
乳腺癌是中国妇女发生最多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基于大数据的统计显示: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起始于40-50岁之间,比西方国家提前5-10岁,严重威胁中国女性的生命健康。
乳腺癌筛查是提高早期诊断率、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什么是乳腺癌的筛查?
顾名思义,乳腺癌筛查就是通过一定的检查方法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肿瘤筛查手段。
乳腺癌筛查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这种筛查手段把无症状人群中筛查出有问题的人,以期对这部分人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最终的目的是降低人群的乳腺癌死亡率。
乳腺癌筛查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机会性筛查,另一种是群体性筛查。机会性筛查是病人个体主动或自愿的检查,群体筛查是普查,比如咱们每个单位的健康查体,或者是每个村子、社区的检查。我国已推行多年的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之一——两癌筛查(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就是群体性筛查。
妇女应该从多大年龄起参加乳腺癌筛查?
1、机会性的筛查一般的建议是40岁以上的女性检查,但是对于一些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年龄要提前到40岁以前进行。
群体性的筛查目前推荐的的年龄是40-50岁开始。
2、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筛查建议:
第一个年龄段是20-39岁,虽然中国抗癌协会的指南上面不推荐这个年龄段进行筛查,但是我个人感觉,随着咱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民对健康要求的提高,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还是应该每年去做彩超,来进行检查,以排除肿瘤的可能性,因为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30岁左右,特别是35岁左右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病例不在少数。
第二个年龄段是40-45岁,这个年龄段的女性筛查主要以机会性的筛查为主,可以结合普查,检查的项目以每年一次的钼靶检查为主,如果是这个女性的乳腺属于致密性的乳腺或巨大乳腺,由于钼靶穿透行的限制,应该增加每年的彩超检查。
第三个年龄段是45-69岁,这个年龄段是当前乳腺癌高发的年龄,因此,针对这个年龄的筛查要以机会性筛查和普查相结合,每年进行至少一次的彩超或钼靶片检查。
第四个年龄段是70岁以上,应该每1-2年进行一次钼靶检查。
乳腺癌的筛查手段有哪些?
目前的技术中,乳腺癌的筛查主要应用的是钼靶摄片、乳腺彩超和乳腺磁共振。
1、乳腺钼靶摄片,乳腺钼靶针对亚洲人群中50岁以上的女性准确率高。对于小于40岁的女性或,致密性乳腺的女性,钼靶摄片准确率欠佳。因此,不建议对小于40岁的、无乳腺癌高位因素或临床异常发现的女性中进行常规钼靶检查。
2、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对钼靶摄片中致密性乳腺的一种有效补充,并且能在年轻女性中做更广泛的检查,特别是当前二孩*策放开后有进一步生育要求的,这个时候因为钼靶中的放射性,那么在检查中是受到限制,因此,彩超在这部分育龄期女性中,能够更广泛的开展乳腺癌的筛查。
3、磁共振,磁共振检查是对钼靶、彩超、临床体检发现的,疑似病例的补充检查措施。
4、女性的自我检查,自我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也是女性能更早的发现乳腺癌的一种方法。那么怎样去自我检查是正确的呢?
①检查时间因为女性存在月经周期,那么乳腺腺体是随着月经周期中激素水平的波动而被动出现充血和修复的。因此,乳腺的自我检查应该在月经来潮后的7-14天检查,也就是在月经中期以前1周进行检查最准确,同样,在这个时间段内进行钼靶检查和彩超检查也是准确率最高的。
②检查方法以乳头为中心,做一十字交叉线,把乳腺分为,外上、内上、内下、外下四个区域。乳腺的自我检查应该是把手掌平放在乳房上,应用指腹,轻施压力,以旋转或来回滑动进行触诊。触诊顺序从外上开始,到内上-内下-外下-乳晕的顺序进行触摸检查,感受手上是否有硬性的肿块,或明显的压痛点,检查乳头的时候要注意乳晕下方是否有硬结、弹性的改变和是否有分泌物。正常的乳腺纤体感觉是颗粒感或柔韧感,皮肤下面的脂肪多少,可以影响触诊的感觉。年轻人,脂肪柔软,质地是比较均匀的,而老年人由于脂肪少,触诊感觉是成纤维状或结节感。在自我检查的时候,发现乳腺有异常的肿物或者明显医院进一步检查,还有,在按压乳头的时候,如果乳头出现液体,医院进一步检查。需要注意的是,在乳房的自我检查是不能用抓、捏的方式检查。
哪些人属于乳腺癌筛查高危人群?
1、有明显的家族乳腺癌遗传倾向者;
2、既往有乳腺导管增生、小叶不典型增生、小叶原位癌的病人。
3、既往行胸部放疗的。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乳腺癌?
乳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十分复杂的,乳腺癌的全球分布差异是十分巨大的,因此,乳腺癌是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和环境暴露等多种因素及相互作用的结果。
1、家族史和遗传因素。乳腺癌是有明显的家族易感性的。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其乳腺癌的发病风险高出一般人群的2-3倍。
2、内源性雌激素。女性体内的卵巢分泌了各种激素,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是乳腺细胞生长繁殖的基础。乳腺癌的危险度是随着卵巢活动周期数增加而增高的,同时,月经周期、初潮年龄、和停经年龄也都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11岁或更小年龄初潮的女性比14岁或更大年龄初潮的女性乳腺癌危险度增高了近20%。月经来潮每推迟1年,乳腺癌危险度就下降大概15%。绝经晚的女性,她的乳腺癌危险度更高,停经每推迟1年,乳腺癌危险度大概增加3%。
内源性雌激素对乳腺癌的发生风险作用还表现在妇女生育对乳腺癌的影响。早期、首次、全产程生育(自然分娩)可以降低乳腺癌危险度。有研究表明,初产年龄小于20岁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是初产年龄晚于35岁女性的一半。再有一个,实行母乳喂养的女性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每哺乳1年大概可以降低4.3%的乳腺癌发生率。
乳腺癌患者的雌激素和雄激素水平往往是高于正常女性的。绝经后的女性,特别是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女性,她体内雌激素水平和乳腺癌的发生率有直接关系,激素水平越高,患乳腺癌风险越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高的女性主要表现为,皮肤比较细腻,光泽度好。
3、外源性的雌激素。①口服避孕药。虽然避孕药短期应用对于乳腺癌的发病率影响并不确切。②雌激素-孕酮联合的激素替代疗法。替代疗法主要针对的更年期女性,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在使用激素替代治疗的女性中,乳腺癌发病率是增高的。特别是在绝经前使用这种激素替代疗法,她的乳腺癌发病率升高是更明显的;那对于绝经后的,特别是65岁以后的女性中,使用激素替代疗法,她的影响几乎为零。因此我们不建议女性朋友在更年期还没有绝经的时候使用避孕药和激素替代疗法。如果绝经以后了,可以应用激素替代疗法来缓解更年期的症状。
4、放射暴露。电离辐射暴露与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是有明确的关联的。接受的辐射越多、越早,那患有乳腺癌的风险也就越大。
5、乳腺良性疾病和乳腺原位癌乳腺良性疾病是乳腺癌发生另一个危险因素。慢性囊性或纤维囊性疾病是最常见的乳腺病变,我们称它为:乳腺增生症。据统计,乳腺纤维囊性疾病和纤维腺瘤患者的乳腺癌风险是比较高的,因为这两个病同乳腺癌的发生是有一个共性的,就是都受到体内激素的变化,从而发生上皮增生。
6、酒精的摄入。酒精的摄入,影响了激素的水平和激素的代谢,从而导致的患病率增加。酒精摄入量的越多,患有乳腺癌的几率是越大的,特别是在绝经前的女性中,更明显。
7、是体重和运动。体重增加和超重,是明确的乳腺癌危险因素。成年阶段的体重增加,与绝经后乳腺癌危险增高,是持续相关的。长期静坐的生活方式也是一项危险因素。
8、其他因素,比如:高热量、高蛋白质、低维生素饮食习惯等。
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外科
-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