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利安人是生活在高加索和中亚地区的一支古代游牧部落,他们驯养马匹,擅长骑射,在亚欧大陆之间迁移。大约公元前年,他们之中的一支穿越白雪覆盖的帕米尔高原进入南亚次大陆。当地农耕文化的达罗毗荼人根本无力抵抗来自茫茫草原的游牧民族,很快整个印度北方被雅利安人占领,并开创了延续近千年的古代印度吠陀文明。达罗毗荼人要么被俘成为奴隶,要么迁移到印度东部和南部平静地过着农耕生活,说着与北方完全不同的语言。
雅利安人征服北印度后,为了保持“民族的纯洁性”以及巩固自身的权利,将印度社会划分为严格的等级制度,各个等级互不通婚,以保持严格的界限——这就是“种姓制度”的起源。由于种姓制度的存在,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的血缘并没有完成最后的融合。因此现在印度人的长相分为两种:一种人肤色偏白,身材魁梧,高鼻梁,深眼窝,带有白人的特征;另一种肤色较黑、身材瘦小、鼻宽唇厚,有点像澳洲土著人或者黑人的模样。前一种人一般是雅利安人的后裔(下图左侧),而后一种人则是达罗毗荼人(下图右侧)。
据婆罗门教的经典《梨俱吠陀》记载,四个种姓是婆罗门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梵天所创造,梵天用口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大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此外还有不配有种姓的贱民。
种姓制度的具体等级如下:
Level1:婆罗门,为祭司集团,掌握神权。
Level2:刹帝利,由王公贵族、将*武士组成,掌握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
Level3:吠舍,由商人和农民构成,是雅利安平民。
Level4:首陀罗,由从事洁净工作的土著居民构成。
Level5:贱民,由从事污秽工作的土著居民构成,是不可接触者甚至是不可见者。
年印度脱离殖民体系独立后,种姓制度的法律地位正式被废除,各种种姓分类与歧视被视为非法,然而在实际社会运作与生活上,其仍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作为21世纪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当然知道种姓制度是不对的。但是在某些领域,将对象分级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超声检查中发现的乳腺结节。
目前最流行的乳腺病变分级方法是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CollegeofRadiology,ACR)提出来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BI-RADS),最早在年提出,目前最新版是年的第五版,包括钼靶、超声(Ultrasound,US)和核磁三个部分。BI-RADSUS涵盖很多内容,包括检查适应症、检查范围和技术、乳腺整体构成类型、重要发现的描述、与既往检查结果的比较以及最终的分级等。今天我们主要讨论最终的分级。
0级:评估不完整,需要其他的影像学评估(比如钼靶)或需要与既往结果进行比较。
1级:阴性,检查未见异常。
2级:良性,包括单个或多个的单纯性囊肿(见上图)、乳腺内的淋巴结、术后积液、植入的假体(见我之前的文章乳腺增生:女神的标配)、随访至少2-3年无变化的复杂性囊肿(见下图)和纤维瘤。检查者也可以不描述这些发现,直接报成1级。如果描述了这些发现,则应该报成2级。
3级:恶性可能性≤2%的良性病变,包括纤维瘤和簇状分布的微囊(见下图),建议每6个月一次的超声随访。
4级:恶性可能性为3-94%的病变,由于恶性可能性跨度太大,最新版又将其细分成4A(3-10%)、4B(11-50%)和4C(51-94%)。此类病变建议活检(见我之前的文章有奶的不一定是娘)。
5级:恶性可能性≥95%的病变,建议活检。一般而言,分到4级的病变可见至少一个恶性超声征象,而分到5级的病变大多有多个恶性超声征象,包括边缘毛刺(见上图)、边缘成角(见下图A和D)、微钙化(见下图B)、小分叶(见下图C)、纵横比大于1(见上图和下图A)、后方回声衰减(见下图D)等。
6级:活检证实的恶性病变,建议合适时手术切除。
乳腺病变获得BI-RADS分级后,超声、放射、临床医生甚至患者都能够了解病变的恶性可能性以及相应的处理,减少了沟通困难。但值得注意的是,BI-RADS分级是根据超声医生的经验得出的,不同的医生可能会得出不同的分级结果,经验丰富的医生会将更多的结节分至3级或5级,而经验不太丰富的医生则会将很多结节分至4级。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必删。
欢迎批评指正,鼓励扩散传播。
作者简介
赖兴建,临床医学博士,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医院超声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甲状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医院学会甲状腺外科专业委员会超声学组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生殖健康与优生优育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熟练掌握腹部、泌尿系、妇产科、血管、小器官超声,尤其擅长甲状腺超声和男科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