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结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第六期时珍识中药清热解毒蒲公英,脾胃
TUhjnbcbe - 2022/5/27 12:23:00

蒲公英(拉丁学名: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主要价值营养:蒲公英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钾,也含有铁、钙、维生素B2、维生素B1、镁、维生素B6、叶酸及铜。具体的元素含量主要是水分,每60克生蒲公英叶含水分86%,蛋白质1.6克,碳水化合物5.3克,热量约有.8千焦。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有利尿、缓泻、退*疸、利胆等功效。治热*、痈肿、疮疡、内痈、目赤肿痛、湿热、*疸、小便淋沥涩痛、疔疮肿*,乳痈,瘰疬,牙痛,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疸,热淋涩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药用:性味:苦甘,寒。归经:入肝、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大剂2两);捣汁或入散剂。外用:捣敷。禁忌: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1.用量过大:常规用量煎服后,偶见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轻度泄泻。大剂量(30g/kg)灌服煎剂3天,可见实验兔子肝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浊肿,肾小管变窄,其它无明显改变。小鼠和兔亚急性*性试验,尿中可出现少量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2.过敏反应:服用蒲公英煎剂、蒲公英酒浸剂后,个别人会出现荨麻疹、全身瘙痒等过敏反应。蒲公英注射剂静脉滴注后,亦偶有寒颤、面色苍白、青紫或精神症状。3.药不对证:主要是寒热不分,不加辨证而滥用蒲公英治疗各种感染。临床上所见的感染多数为热症,用蒲公英一般不会有不良反应。但少数感染属于阴寒症,无热象,病程多较长,病人体质虚弱。笔者普见有人用大剂量蒲公英治疗阴寒证,结果病人出现食欲减退、倦怠、疲乏、出虚汗、面色苍白。感染灶并无好转之象。将蒲公英清热解*的作用简单地看成能抗菌消炎而加以滥用,会产生不良反应。临床应用:

⑴单味新鲜者,捣碎,取汁直接敷于痛处,治肺癌引起的疼痛。⑵单味新鲜者,捣碎,加鸡蛋清(少加白糖)调糊,外敷,治流行性腮腺炎。⑶单味捣烂取汁,高温消*后点眼,治砂眼痒痛。

民族用药:藏药哇库尔那保:全草治培根木保病,瘟病时疫,血病,赤巴病《中国藏药》。克什芒:全草治溃疡,高烧,肠胃炎,胆囊炎《青藏药鉴》。蒙药巴嘎巴盖-其其格:治乳痈,瘟疫,淋巴结炎,*疸,口苦,口渴,发烧,胃热,不思饮食,“宝日”病,食物中*,陈热《蒙植药志》。彝药全草治食积不化,腹胀胸满,肺肠痈疡,肝胆湿热,疔疮肿*,热淋涩痛,久婚不孕《哀牢》。傈僳药阿纳拉切白:根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疖*疮肿,急性扁桃腺炎,急性气管炎,肾炎,胆囊炎,尿路感染,各种结核《滇药录》。阿拿拉茄百:全株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乳腺炎,急性阑尾炎,尿路感染,肝炎,目赤肿痛,乳汁不通;外用于疮痈,*蛇咬伤《滇省志》。傣药梗囡(德傣):根治小儿*瘦,老人体弱《滇药录》。蒲公英(德傣):根治*水疮《德傣药》。

土家药肥猪草:全草治火眼,奶痈,肺火,疮疖肿*《土家药》。

食用食用方法:⑴腌泡的蒲公英花蕾,经常吃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⑵蒲公英的根可以吃,也可以用来替代咖啡。⑶蒲公英的花可以做酒。⑷蒲公英的叶子可生吃,其苦味与味道强烈的油和醋相混合时会产生一种不错的味道。⑸蒲公英不仅可以生吃,也可烹食。蒲公英炒肉丝具有补中益气解*的功效。⑹用沸水焯蒲公英1~2分钟,然后再烹饪可减少一些苦味。

供稿:口腔科初审:王灿灿复审:陆锐终审:医院电话一览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六期时珍识中药清热解毒蒲公英,脾胃